水利资讯 基层水利
首页
> 水利资讯 > 基层水利

温岭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显成效


发布日期:2020-09-04 16:04 浏览次数: 字体:【

2018年全面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来,温岭市围绕建立健全“四项机制”的总目标,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原则,大力推进“八个一”进村落地见效,于2019年全面完成改革任务,提前一年超额超面积完成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2018、2019两年节水总量3010万立方米、泵站提水电量节约120万千瓦;COD、总氮(TN)减排总量分别达432吨、11.2吨;农田灌排维修养护总达标率99.52%。同时连续2年荣获省级考评优秀,成功创建省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县。

一是建立健全四项机制。构建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出台了成本监审、价格核定和用水管理办法;构建以奖代补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对水稻种植区开展精准补贴;构建工程管护机制,建立村集体、农民用水户协会、农业生产企业和规模化种植大户等终端管理组织;构建用水管理机制,推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以电折水”计量全覆盖。

二是全力推进特色亮点创建。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已累计建设高标准31.09万亩,喷灌、微灌和管道灌溉1.7956万亩;积极推进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明确灌区管理机构、完成灌区内农业供水成本测算和水价核定、计量设施全覆盖;高效推进示范村(灌片)创建,形成村集体统一管理模式、农业公司或农业专业合作社模式、农业公司+种植大户模式、用水和维修养护包干制模式等多种基层管护模式。

三是开展全方位宣传培训。通过媒体宣传、制发宣传册等形式,全方位开展农业水价改革宣传;通过开展培训会、研讨会、专题宣讲等形式,开展业务培训,促进改革规范、高效开展。

 

信息来源: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打印 关闭


温岭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显成效

2018年全面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来,温岭市围绕建立健全“四项机制”的总目标,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原则,大力推进“八个一”进村落地见效,于2019年全面完成改革任务,提前一年超额超面积完成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2018、2019两年节水总量3010万立方米、泵站提水电量节约120万千瓦;COD、总氮(TN)减排总量分别达432吨、11.2吨;农田灌排维修养护总达标率99.52%。同时连续2年荣获省级考评优秀,成功创建省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县。

一是建立健全四项机制。构建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出台了成本监审、价格核定和用水管理办法;构建以奖代补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对水稻种植区开展精准补贴;构建工程管护机制,建立村集体、农民用水户协会、农业生产企业和规模化种植大户等终端管理组织;构建用水管理机制,推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以电折水”计量全覆盖。

二是全力推进特色亮点创建。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已累计建设高标准31.09万亩,喷灌、微灌和管道灌溉1.7956万亩;积极推进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明确灌区管理机构、完成灌区内农业供水成本测算和水价核定、计量设施全覆盖;高效推进示范村(灌片)创建,形成村集体统一管理模式、农业公司或农业专业合作社模式、农业公司+种植大户模式、用水和维修养护包干制模式等多种基层管护模式。

三是开展全方位宣传培训。通过媒体宣传、制发宣传册等形式,全方位开展农业水价改革宣传;通过开展培训会、研讨会、专题宣讲等形式,开展业务培训,促进改革规范、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