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资讯 水利要闻
首页
> 水利资讯 > 水利要闻

“喜迎二十大 奋进共富路”优秀工作案例展评⑨ | 温岭:农饮水安全保障再升级 护航共同富裕先行之路


发布日期:2022-09-21 11:02 浏览次数: 字体:【

基本情况

农村饮用水安全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民生基础,事关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近两年来,温岭市在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成果基础上,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发展目标,聚焦城乡供水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大力推进“一户一表”改造、数字供水建设、长效机制建立等工作,推动农村饮用水品质全面提升,以农村饮用水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和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户一表”改造  计量服务到户

实施“一户一表”改造,实现供水计量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是打通农村供水服务最后一公里”,推进城乡“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的有效举措。通过工程改造,不仅可避免村表幢表带来的水费类矛盾纠纷,提升供水管网水质,还可通过服务到户运维机制,让用户享受到稳定供水和优质用水便利。

在全面摸底基础上,温岭市制定了每年改造50个村的工作目标,并纳入全市民生实事项目,积极做好建设保障。

一是建立项目储备库。通过各乡镇摸底上报和农水部门初审方式,建立“一户一表”改造项目储备库,提前开展方案设计、资金筹集、政策处理等前期工作,对条件成熟优先列入第二年建设计划,做到明年项目今年开工,加快工程进度。

二是工程统建统管。建立农水部门行业指导、镇街道饮水安全主体责任、水务集团统建统管的工作机制,全面压实各方责任,实行“项目化实施 +专班化推进”工作机制和“统一设计、统一采购、统一施工、统一质监、统一验收”工程监管机制,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保证。

三是强化资金保障。采取“政府补助+村民出资+水务兜底”资金保障模式,具体标准为市财政补助800元/户、当地村民出资600元/户,剩余费用由市水务集团兜底。以工程造价平均2800元/户计算,村民仅需承担21.4%,极大减轻了当地村民经济负担,提高了改造的积极性主动性,保障工程有序推进。

2021年以来,温岭市累计完成了农村“一户一表”改造91村,农村供水管网改造1360公里,受益农村居民3.6万户,其中今年列入省民生实事的10个项目提前半年全面完工。

聚焦数字赋能 打造智慧供水

温岭市积极探索农村供水管理提升,2016年实行水务城乡一体化对外经营,2019年实行农村供水工程县级统管。2021年以来,依托数字化改革,建立农村供水信息化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农村供水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水平,推进城乡供水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便捷化发展。

一是打造数字管理平台。建立了城乡供水数字化管理平台,集“感知、分析、执行、服务”为一体,通过在水源地、供水设施、供水管网、消防栓等方面增设水质点、压力点、流量计等,实现包括全市4个水源地、8家镇级以上水厂泵站、37家农村供水站等从水源到水厂到管网等各个环节的全程监测。同时通过数据信息互通、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预判等,实现水量调度、生产控制、用户服务等智能化、自动化,提高供水工作效率,优化供水服务。

二是开展“智能水表”试点。在台州市内率先开展智能化水表应用试点,解决供水抄表难、收费难、用水纠纷及用水粗放等问题。有别于传统的入户抄表方式,通过智能水表可实时了解水表信息、读数、上传时间、运行状态等,消除人为误差,提高工作效能,并通过运行状态监测排查,及时组织人员抢修维护,实现“接诉即处理”到“未诉先处理”。对用户短期用水异常波动的,通过智能预警系统及时通知用户检查,减少用水纠纷。目前,全市累计安装智能水表用水户1万余户,今年1-6月通过监测发现处置用水故障20余起,通知用户处理用水异常问题100余个。

三是优化用水服务。依托城乡供水数字化管理平台,建立供水便民应用,在“浙里办”成功上线。“智能水表”居民可通过应用平台实时查询用水数据,及时准确掌握自身用水状况,常规水表居民可直接办理“用户缴费”“用户水费查询”“水表管理”“电子发票开具”等事项,实现相关业务窗口端、网络端、手机端的三端可办。

加强兜底保障 助力乡村振兴

温岭市通过工程建设和完善机制,充分发挥农饮水基础保障作用,为推进乡村振兴、造富聚富打下坚实基础。

石塘镇隔海村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小岛渔村,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丰富。由于缺乏淡水,“吃水难”一直困扰着岛上居民生活,制约着经济发展。2021年,投资1000多万元的隔海村跨海引水工程正式完工,通过海底岩层隧道牵引和石油定点钻探技术,市政供水经过埋设在几十米深的海底岩层的管线加压输送至岛上,有效解决了跨海技术难题。随着“一户一表”改造的同步完成,不仅解决了当地村500多户村民的饮水难题,也可满足远期至少2万人的饮水需求,助力当地开展海岛旅游业发展和“美丽渔村”建设。

针对农村供水站长效运行经费难题,出台了《关于温岭市农村饮用水价格管理的意见通知》,明确农村供水价格制定标准,全市37个村级供水站完成水价和收费制度制订,实现供水工程“以水养水、良性运行”。以大溪镇岗上村为例,供水站每年可征收水费15.8万元,既有效保障工程运行,又促进节约用水,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此外,对于低收入农户家庭,出台了每人每月减免水费3吨的政策,强化用水兜底保障。

目前,温岭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农村饮用水达标人口覆盖率99.2%、供水保证率达95%、城乡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95.6%。

推荐评价

一滴水,映照千万农民的生活品质,折射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农饮水安全保障让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市建设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信息来源:温岭市农水局
打印 关闭


“喜迎二十大 奋进共富路”优秀工作案例展评⑨ | 温岭:农饮水安全保障再升级 护航共同富裕先行之路

基本情况

农村饮用水安全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民生基础,事关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近两年来,温岭市在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成果基础上,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发展目标,聚焦城乡供水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大力推进“一户一表”改造、数字供水建设、长效机制建立等工作,推动农村饮用水品质全面提升,以农村饮用水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和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户一表”改造  计量服务到户

实施“一户一表”改造,实现供水计量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是打通农村供水服务最后一公里”,推进城乡“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的有效举措。通过工程改造,不仅可避免村表幢表带来的水费类矛盾纠纷,提升供水管网水质,还可通过服务到户运维机制,让用户享受到稳定供水和优质用水便利。

在全面摸底基础上,温岭市制定了每年改造50个村的工作目标,并纳入全市民生实事项目,积极做好建设保障。

一是建立项目储备库。通过各乡镇摸底上报和农水部门初审方式,建立“一户一表”改造项目储备库,提前开展方案设计、资金筹集、政策处理等前期工作,对条件成熟优先列入第二年建设计划,做到明年项目今年开工,加快工程进度。

二是工程统建统管。建立农水部门行业指导、镇街道饮水安全主体责任、水务集团统建统管的工作机制,全面压实各方责任,实行“项目化实施 +专班化推进”工作机制和“统一设计、统一采购、统一施工、统一质监、统一验收”工程监管机制,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保证。

三是强化资金保障。采取“政府补助+村民出资+水务兜底”资金保障模式,具体标准为市财政补助800元/户、当地村民出资600元/户,剩余费用由市水务集团兜底。以工程造价平均2800元/户计算,村民仅需承担21.4%,极大减轻了当地村民经济负担,提高了改造的积极性主动性,保障工程有序推进。

2021年以来,温岭市累计完成了农村“一户一表”改造91村,农村供水管网改造1360公里,受益农村居民3.6万户,其中今年列入省民生实事的10个项目提前半年全面完工。

聚焦数字赋能 打造智慧供水

温岭市积极探索农村供水管理提升,2016年实行水务城乡一体化对外经营,2019年实行农村供水工程县级统管。2021年以来,依托数字化改革,建立农村供水信息化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农村供水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水平,推进城乡供水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便捷化发展。

一是打造数字管理平台。建立了城乡供水数字化管理平台,集“感知、分析、执行、服务”为一体,通过在水源地、供水设施、供水管网、消防栓等方面增设水质点、压力点、流量计等,实现包括全市4个水源地、8家镇级以上水厂泵站、37家农村供水站等从水源到水厂到管网等各个环节的全程监测。同时通过数据信息互通、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预判等,实现水量调度、生产控制、用户服务等智能化、自动化,提高供水工作效率,优化供水服务。

二是开展“智能水表”试点。在台州市内率先开展智能化水表应用试点,解决供水抄表难、收费难、用水纠纷及用水粗放等问题。有别于传统的入户抄表方式,通过智能水表可实时了解水表信息、读数、上传时间、运行状态等,消除人为误差,提高工作效能,并通过运行状态监测排查,及时组织人员抢修维护,实现“接诉即处理”到“未诉先处理”。对用户短期用水异常波动的,通过智能预警系统及时通知用户检查,减少用水纠纷。目前,全市累计安装智能水表用水户1万余户,今年1-6月通过监测发现处置用水故障20余起,通知用户处理用水异常问题100余个。

三是优化用水服务。依托城乡供水数字化管理平台,建立供水便民应用,在“浙里办”成功上线。“智能水表”居民可通过应用平台实时查询用水数据,及时准确掌握自身用水状况,常规水表居民可直接办理“用户缴费”“用户水费查询”“水表管理”“电子发票开具”等事项,实现相关业务窗口端、网络端、手机端的三端可办。

加强兜底保障 助力乡村振兴

温岭市通过工程建设和完善机制,充分发挥农饮水基础保障作用,为推进乡村振兴、造富聚富打下坚实基础。

石塘镇隔海村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小岛渔村,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丰富。由于缺乏淡水,“吃水难”一直困扰着岛上居民生活,制约着经济发展。2021年,投资1000多万元的隔海村跨海引水工程正式完工,通过海底岩层隧道牵引和石油定点钻探技术,市政供水经过埋设在几十米深的海底岩层的管线加压输送至岛上,有效解决了跨海技术难题。随着“一户一表”改造的同步完成,不仅解决了当地村500多户村民的饮水难题,也可满足远期至少2万人的饮水需求,助力当地开展海岛旅游业发展和“美丽渔村”建设。

针对农村供水站长效运行经费难题,出台了《关于温岭市农村饮用水价格管理的意见通知》,明确农村供水价格制定标准,全市37个村级供水站完成水价和收费制度制订,实现供水工程“以水养水、良性运行”。以大溪镇岗上村为例,供水站每年可征收水费15.8万元,既有效保障工程运行,又促进节约用水,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此外,对于低收入农户家庭,出台了每人每月减免水费3吨的政策,强化用水兜底保障。

目前,温岭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农村饮用水达标人口覆盖率99.2%、供水保证率达95%、城乡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95.6%。

推荐评价

一滴水,映照千万农民的生活品质,折射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农饮水安全保障让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市建设成色更足、底色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