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规划 计划总结
首页
> 计划规划 > 计划总结

台州市水利局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重点


发布日期:2014-10-23 12:44 浏览次数: 字体:【

一、上半年水利工作情况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五水共治”形成破竹之势的一年。今年以来,我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五水共治”战略部署,深入开展“以实干论英雄”活动,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狠抓落实,加快水利建设步伐,不断强化行业管理,各项水利工作进展顺利。1—6月份,全市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30%。

(一)防汛基础工作有效开展。开展了4个层次的防汛大检查,对水库山塘、海塘涵闸、堤(塘)外造船、小流域山洪等18大类防汛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排查、抽查和重点督查,查找薄弱环节,其中市防指督办重点整改问题52件;层层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每个村都与乡镇签订防汛安全责任状,全市有防汛责任人约有4万人;所有水库山塘均落实巡查AB岗人员,1600多座水库、万方以上山塘和重要屋顶山塘的巡查责任人配置巡查定位系统;修编完善防汛防台和抗旱应急预案,进一步规范水利工程、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等预警制度和流程,对水文报汛站、遥测站等预警设施、监测站点进行联合调试;市防汛应急(森林消防)指挥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市级开展流域洪水调度和小流域山洪预警平台建设,温岭、天台启动山洪灾害防御二期建设方案编制;推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其中开发区、集聚区、椒江区、路桥区、温岭市、天台县将于今年完成试点建设;落实防台防汛工作机制、防汛防台社会公众预警规范和防汛防台公共规则三项机制,出台防汛防台纪律规定,规范社会化防汛防台工作;开展防汛防台宣传培训工作,分发防汛宣传资料16.8万份,培训各类防汛责任人9631人;加强抢险队伍建设,储备和补充防汛物资,抢险队伍和设备处于“临战”状态,目前全市有抢险队伍6700多支约12万人,储备袋类80多万条、舟船(冲锋舟、橡皮船)242条、机具(发电机、电动机、水泵)1700台等。梅汛期,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启动预案,市防指发出汛情通告单60份、温黄平原调度单81份,有效降低灾害损失。

(二)防洪水工程全面推进。编制《台州市“防洪水”实施方案》,1—6月份,围绕实施“强库”、“固堤”、“扩排”三类工程建设,全市“防洪水”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投资6.54亿元。其中,洪家场浦排涝调蓄工程政策处理工作继续进行,临时管理房主体工程扫尾,末段8公里完成施工招标,桥梁、景观设计开展前期报批;栅岭汪排涝调蓄工程完成湖区开挖85%,隧洞累计掘进1370米,椒江段隧道项目进场施工;金清新闸排涝二期工程第六标段老闸改建完成工程量66%、套闸完成底板浇筑,第九、第十标段分别完成形象进度的76%、73%;临海城防二期工程西段防洪堤铺装基本完成,义城港改道下河道整治工程完成90%,红旗闸改造完成底板、右侧翼墙砼浇筑;始丰溪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完成河道疏浚0.6公里、新建护岸1.0公里;仙居城防二期工程除局部河段调整外,其余基本完工;东官河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省发改委批复,初步设计报告上报待批,青龙浦排涝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省发改委立项;大田平原排涝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上报审批;临海市椒江治理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编制;温黄平原南排一期工程(骨干河道排涝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省水利厅审查,温黄平原南排二期工程(湖漫隧洞排涝工程)项目建议书初稿完成编制;永安溪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初步设计通过省发改委批复,并开展施工图设计和土地征用工作。另外,1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开工建设9座,其中,天台双吭口、黄岩白沙园和三门龙头3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工,三门圩岙、罗岙水库和仙居官田坑、水帘寺、王古坦、官岭坑6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工程量的15%,临海龙喷水和天台伍佰、雨龙坑3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玉环东升塘、坎门海港防波堤和三门海游悬渚标准海塘(外俞至景观桥)、赖峙涂标准海塘4条海塘 4.826 公里已开工,并完成工程量的34%,临海白沙湾标准海塘(0.5公里)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仙居县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完成整治溪流21条11.2公里和池塘水沟23条;临海大田港上沙段、义城港江南段和天台始丰溪平桥段、三门海游溪王村至前楼段4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工,黄岩永宁江元同溪、永宁江九溪段,临海永安溪小海门段、始丰溪河头段,玉环楚门河段、天台始丰溪坦头段、仙居永安溪大北地溪、永安溪治理一期,三门海游溪亭旁溪前楼至尤家段、海游溪珠游高枧段10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开工建设,玉环玉楚水系玉坝河城坝至泰安段、天开至三合潭段,天台始丰溪潜山段、苍山溪段、山茅溪段,三门洞港南山塘至下道头段、珠游溪上叶至山嘴头河段 7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开展前期工作。

(三)保供水工程加快推进。编制《台州市“保供水”实施方案》,1—6月份,围绕实施“开源”、“引调”、“提升”三类工程建设,全市“保供水”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13亿元。其中,朱溪水库工程完成移民实物调查,调查成果通过审查,可研报告完善并开展报批;方溪水库完成林地报批,环库公路(桥梁)施工完成工程量的70%,移民工作全面开展;白龙潭水库工程完成基础处理,实施大坝砌筑;盂溪水库工程导流洞、移民公路工程已在施工建设;佛岭——西溪水库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完成备用水源管线铺设4公里;农村饮水提升工程建设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人口3.89万人。另外,东屏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省发改委批复,可研报告上报审批;台州三期供水工程委托开展项建书编制;玉环楠溪江引水工程开展可研报告编制;椒(灵)江建闸专题研究开展水文测验等,并形成专题报告。

(四)水生态环境治理扎实开展。以“清三河”为载体,大力推进河道综合治理,高闸浦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建设,椒江永宁江引水、集聚区长浦河、临海义城港河道、温岭体育场河、天台始丰溪霞山村—浙酋大桥段、天台崔岙溪崔一村—石柱洋段、仙居盂溪河道、仙居三桥溪河道8个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已完工;椒江三顶桥浦、椒江横河头泾、椒江鲍浦河、黄岩南官河、黄岩八方河支河、路桥南官河桐屿段、路桥徐翁泾、路桥亭屿泾、路桥洋张泾、开发区长浦河、开发区西洋泾、开发区高闸浦(一标段)、临海东大河、温岭山下金河、玉环楚门河、三门白溪16个河道整治项目正在全面实施;椒江南门河、黄岩西官河、黄岩公路河3条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大力推进河道疏浚和农村池塘、水沟清淤,今年计划河道疏浚清淤350公里,截至6月底完成河道疏浚清淤270公里,占年度计划的76%,其中市区125公里,占年度计划的85%。结合“垃圾河”清理、“河长制”实施、“河边三化”、“两清”和“三改一拆”等,各地加大河道保洁力度,集中开展河道清理整治,河道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全市共清理河道废弃漂浮物23.17万吨,清除河道障碍物2万处,绿化河岸28公里,美化河岸140万平方米,拆除涉水违章建筑166万平方米。开展水土保持能力建设活动,加强以小流域为主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抓好临海十三罗溪小流域和仙居十三都坑、下岸水库等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实施。

(五)滩涂围垦建设积极推进。三山北涂围垦工程开展各项专项验收工作;十一塘围垦工程完成各项专项验收;三山涂围垦工程进行海堤内坡护坡、堤顶路面浇筑及扫尾工作;黄礁涂围垦工程4条海堤堤顶均达到设计高程;南洋涂围垦工程完成海堤防浪墙及海堤外海侧护面结构,水闸正常启闲;晏站涂二期促淤工程动工建设;担屿围涂工程主海堤堤身石方加高达高程7.5m,土方加高达到高程5.5m,3座水闸建筑基本完成;玉环漩门三期围垦工程海堤防浪墙工程全线完成,闭气土方完成工程量的90%;洋市涂围垦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8%,2座排水闸完成基础开挖。十二塘围垦工程通过省发改委立项;南海涂围垦项目省发改委已受理,并开展可研报告编制;金洋涂围垦项目开展涉海专题报告编制;崇岙涂围垦项目完成区域开发和建设方案编制,并组织专家咨询论证。

(六)农田水利建设势头良好。截至6月底,围绕农业“两区”水利设施配套,大力推进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完成新增旱涝保收面积2.44万亩,扩大灌溉面积3.75万亩,新增喷微灌面积0.85万亩,改造农田渠道255公里。黄岩、临海、天台、仙居和三门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04万亩。开展农村水电站标准化创建,加大农村水电开发改造力度,开工新建水电站2处,新增装机容量2000千瓦;实施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4座,装机容量2800千瓦。

(七)水资源管理工作不断深化。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修编和水资源保护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椒江流域水利综合规划的编制;严格控制用水总量,进一步落实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监督、水资源有偿使用等管理措施,维持河流生态流量和湖泊、水库、地下水合理水位;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修编,抓好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断面标准化建设,做好供水水源地、水功能区和地下水等水质监测分析,编发水资源公报、水资源质量通报;推进长潭水库国家级安全达标饮用水源地创建工作;强化年度用水计划管理,加强对高耗水行业管理,扩大用水大户的水量实时监测面率,对124个重点用水单位进行实时监控计量,完成3个用水大户水平衡测试工作;起草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启动市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在市级公共机构开展节水型单位创建活动,推进温岭、三门节水型社会创建工作;以组织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水周”等宣传活动为载体,广泛深入开展节水保护宣传活动。

(八)行业管理工作大力开展。制定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四十条实施意见,开展“十三五”水利规划编制前期研究工作;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公布常用权力清单64项;继续抓好水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提速工作,20项审批事项办理时限达到全省最短,并严格规范水行政许可工作。加强对水利中介机构的监管指导,大力引导和推进水利中介机构开展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规范水利中介服务市场。开展水利工程“五化”管理建设,抓好水库、水闸、海塘、堤防、泵站等水利工程设施的运行管理与养护修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水利安全生产工作,检查水利工程生产单位490个,发现隐患88处,整改隐患80处。加大水利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开展工程现场质量监督活动47次,检查的工程项目31项;召开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会议39次,形成质量监督意见表39份。强化水政执法和监管,紧紧围绕“防洪水、保供水”和涉水“三改一拆“工作,及时查处涉水违法事件,以强有力的态势,确保涉水管理过程中的监察保障,全市共办理各类水事违法案件72起。

(九)水利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促进治水攻坚、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严明党的组织纪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基层走亲、助推治水”为主题的蹲点调研,剖析和整改“四风”突出问题,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深化“严纪律、正作风、作表率”专项行动,巩固机关作风建设成效。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制定惩防体系实施细则,构筑完善具有水利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下阶段,我局将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大局,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强化实干求实效,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确保防汛防台抗旱取得全面胜利。以“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为总目标,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真正做到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及时消除安全度汛隐患。围绕“巩固、规范、加强、提升”,全面推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集聚区、开发区、椒江区、路桥区、温岭市、天台县率先完成试点建设。利用“台州防台风日”,继续开展防汛防台预案演练和防台风知识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市防汛应急(森林消防)指挥中心建设完成结顶和开展室内外装修。进入主汛期后,严格防汛值班预警制度,密切关注水雨情、台情,强化防汛工程巡查监测和预警预报,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加强汛情、旱情和灾情分析会商研判,确保安全度汛。另外,充分发挥水库蓄水功能,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充分做好抗旱应急准备。

(二)全力推进防洪水保供水工程建设。按照“五水共治”任务安排,切实加强防洪排涝薄弱环节和城乡供水安全保障的水利建设。实施“强库”工程,完成3座和开展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固堤”工程,临海城防二期和仙居城防二期工程主体完工;椒江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通过审批;始丰溪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新建防洪堤0.8公里,新建护岸2.4公里;仙居县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建设继续推进;永安溪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完成用地报批,开展绿道及沿线绿化建设;推进17条中小河流治理和完成海塘加固3.84公里。实施“扩排”工程,加快推进温黄平原、大田平原等区域防洪排涝骨干工程建设,洪家场浦排涝调蓄工程的示范段建设全面推进;栅岭汪排涝调蓄工程路桥段主体完工,椒江段河道整治全面开工;金清二期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工;温黄平原低洼地治涝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东官河综合整治、大田平原排涝(一期)工程开工建设;青龙浦排涝工程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温黄平原南排(温岭骨干河道)工程通过立项,并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玉环平原排涝工程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实施“开源”工程,方溪水库工程开展主体工程建设;白龙潭水库工程完成主坝结顶建设;朱溪水库、盂溪水库工程开工建设;东屏水库工程力争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批。实施“引调”工程,台州三期供水工程编制项目建议书;玉环楠溪江引配水工程开展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配水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佛岭——西溪水库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基本完工。实施“提升”工程,继续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1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推进农村饮用水长效管理,实现所有乡镇饮用水服务机构设置全覆盖;以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为重点,开展供水水库水源地治理,进一步提高区域安全供水能力和饮用水品质。

(三)大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围绕职责,合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三顶桥浦、横河头泾、鲍浦河、徐翁泾、洋张泾、长浦河等19条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工;推进河道疏浚和农村池塘、水沟清淤,完成河道疏浚清淤100公里。加大河道保洁力度,基本实现全市河道保洁全覆盖。强化河道采砂管理,加强联合监管和执法,对影响水源保护区和水生态的河道实行禁采。深入实施“三改一拆”、“河边三化”等涉水专项行动,加大对涉水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

(四)继续加快农村水利建设。以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为主线,以发展高标准旱涝保收和高效节水灌溉农田为核心,大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增高标准旱涝保收农田2.34万亩,扩大灌溉面积3.59万亩,新增喷微灌面积0.79万亩,改造农田渠道109公里。完成黄岩、临海、天台、仙居和三门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年度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村水电行业安全监管,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继续实施“惠农保安”、“增效扩容”工程。加快担屿涂、洋市涂围垦建设和大港湾、南海涂、西沙门等围垦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实施促淤工程,努力破解土地资源要素瓶颈制约。

(五)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按照台州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暂行办法,强化责任考核,督促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完成全市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修编工作,完成水功能区监测断面标准化建设。继续加强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严格落实取水许可和有偿使用制度。做好长潭水库国家级安全达标饮用水源地创建工作。继续开展用水户实时监控和地下水动态站网监测系统建设,为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支持。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抓好节水型企业、机关、学校等节水载体创建工作,温岭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完成省级终期验收,市区和三门县节水型审核建设通过中期评估。

(六)强化水利行业规范管理。推进水利规划计划工作,做好我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基础工作,完成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开展椒江流域水利综合规划修编,深入开展椒(灵)江建闸专题研究。严格依据规划加强项目前期管理,加快推进前期工作进度,确保项目早日落地。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督促加快建设进度,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建设管理各项制度,强化质量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完善水利建设市场信息平台,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和监管。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进一步落实水政监察巡查制度,加大涉水案件打击力度,认真做好水事纠纷调处,维护良好水事秩序。

(七)继续深化水利改革发展。创新水利发展观念,推进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四十条实施意见的落实。开展供水、水务一体化探索和调研,配合做好市区供水一体化改革工作。开展水利工程“五化”管理建设,推进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水利工程区域化管理等工作,建立健全市场化、区域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深化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加强村级水务员队伍建设,探索小微型水利工程农民自治管理模式,培育水利工程物业管理市场。

(八)不断加强水利队伍建设。继续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狠抓“四风”问题整改落实,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加强水利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组织开展第五届全市水利行业暨“五水共治”职业技能竞赛。继续做好水利综治、财务、信访、宣传和档案管理等专项工作,促进和谐稳定。着力推进水利政风行风建设,不断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强化水利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规范从政行为。加大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监管,大力推进“阳光水利”,努力确保水利干部不出事。大力弘扬“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水利核心价值理念,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优化水利发展环境。

信息来源:南京大汉
打印 关闭


台州市水利局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上半年水利工作情况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五水共治”形成破竹之势的一年。今年以来,我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五水共治”战略部署,深入开展“以实干论英雄”活动,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狠抓落实,加快水利建设步伐,不断强化行业管理,各项水利工作进展顺利。1—6月份,全市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30%。

(一)防汛基础工作有效开展。开展了4个层次的防汛大检查,对水库山塘、海塘涵闸、堤(塘)外造船、小流域山洪等18大类防汛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排查、抽查和重点督查,查找薄弱环节,其中市防指督办重点整改问题52件;层层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每个村都与乡镇签订防汛安全责任状,全市有防汛责任人约有4万人;所有水库山塘均落实巡查AB岗人员,1600多座水库、万方以上山塘和重要屋顶山塘的巡查责任人配置巡查定位系统;修编完善防汛防台和抗旱应急预案,进一步规范水利工程、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等预警制度和流程,对水文报汛站、遥测站等预警设施、监测站点进行联合调试;市防汛应急(森林消防)指挥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市级开展流域洪水调度和小流域山洪预警平台建设,温岭、天台启动山洪灾害防御二期建设方案编制;推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其中开发区、集聚区、椒江区、路桥区、温岭市、天台县将于今年完成试点建设;落实防台防汛工作机制、防汛防台社会公众预警规范和防汛防台公共规则三项机制,出台防汛防台纪律规定,规范社会化防汛防台工作;开展防汛防台宣传培训工作,分发防汛宣传资料16.8万份,培训各类防汛责任人9631人;加强抢险队伍建设,储备和补充防汛物资,抢险队伍和设备处于“临战”状态,目前全市有抢险队伍6700多支约12万人,储备袋类80多万条、舟船(冲锋舟、橡皮船)242条、机具(发电机、电动机、水泵)1700台等。梅汛期,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启动预案,市防指发出汛情通告单60份、温黄平原调度单81份,有效降低灾害损失。

(二)防洪水工程全面推进。编制《台州市“防洪水”实施方案》,1—6月份,围绕实施“强库”、“固堤”、“扩排”三类工程建设,全市“防洪水”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投资6.54亿元。其中,洪家场浦排涝调蓄工程政策处理工作继续进行,临时管理房主体工程扫尾,末段8公里完成施工招标,桥梁、景观设计开展前期报批;栅岭汪排涝调蓄工程完成湖区开挖85%,隧洞累计掘进1370米,椒江段隧道项目进场施工;金清新闸排涝二期工程第六标段老闸改建完成工程量66%、套闸完成底板浇筑,第九、第十标段分别完成形象进度的76%、73%;临海城防二期工程西段防洪堤铺装基本完成,义城港改道下河道整治工程完成90%,红旗闸改造完成底板、右侧翼墙砼浇筑;始丰溪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完成河道疏浚0.6公里、新建护岸1.0公里;仙居城防二期工程除局部河段调整外,其余基本完工;东官河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省发改委批复,初步设计报告上报待批,青龙浦排涝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省发改委立项;大田平原排涝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上报审批;临海市椒江治理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编制;温黄平原南排一期工程(骨干河道排涝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省水利厅审查,温黄平原南排二期工程(湖漫隧洞排涝工程)项目建议书初稿完成编制;永安溪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初步设计通过省发改委批复,并开展施工图设计和土地征用工作。另外,1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开工建设9座,其中,天台双吭口、黄岩白沙园和三门龙头3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工,三门圩岙、罗岙水库和仙居官田坑、水帘寺、王古坦、官岭坑6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工程量的15%,临海龙喷水和天台伍佰、雨龙坑3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玉环东升塘、坎门海港防波堤和三门海游悬渚标准海塘(外俞至景观桥)、赖峙涂标准海塘4条海塘 4.826 公里已开工,并完成工程量的34%,临海白沙湾标准海塘(0.5公里)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仙居县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完成整治溪流21条11.2公里和池塘水沟23条;临海大田港上沙段、义城港江南段和天台始丰溪平桥段、三门海游溪王村至前楼段4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工,黄岩永宁江元同溪、永宁江九溪段,临海永安溪小海门段、始丰溪河头段,玉环楚门河段、天台始丰溪坦头段、仙居永安溪大北地溪、永安溪治理一期,三门海游溪亭旁溪前楼至尤家段、海游溪珠游高枧段10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开工建设,玉环玉楚水系玉坝河城坝至泰安段、天开至三合潭段,天台始丰溪潜山段、苍山溪段、山茅溪段,三门洞港南山塘至下道头段、珠游溪上叶至山嘴头河段 7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开展前期工作。

(三)保供水工程加快推进。编制《台州市“保供水”实施方案》,1—6月份,围绕实施“开源”、“引调”、“提升”三类工程建设,全市“保供水”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13亿元。其中,朱溪水库工程完成移民实物调查,调查成果通过审查,可研报告完善并开展报批;方溪水库完成林地报批,环库公路(桥梁)施工完成工程量的70%,移民工作全面开展;白龙潭水库工程完成基础处理,实施大坝砌筑;盂溪水库工程导流洞、移民公路工程已在施工建设;佛岭——西溪水库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完成备用水源管线铺设4公里;农村饮水提升工程建设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人口3.89万人。另外,东屏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省发改委批复,可研报告上报审批;台州三期供水工程委托开展项建书编制;玉环楠溪江引水工程开展可研报告编制;椒(灵)江建闸专题研究开展水文测验等,并形成专题报告。

(四)水生态环境治理扎实开展。以“清三河”为载体,大力推进河道综合治理,高闸浦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建设,椒江永宁江引水、集聚区长浦河、临海义城港河道、温岭体育场河、天台始丰溪霞山村—浙酋大桥段、天台崔岙溪崔一村—石柱洋段、仙居盂溪河道、仙居三桥溪河道8个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已完工;椒江三顶桥浦、椒江横河头泾、椒江鲍浦河、黄岩南官河、黄岩八方河支河、路桥南官河桐屿段、路桥徐翁泾、路桥亭屿泾、路桥洋张泾、开发区长浦河、开发区西洋泾、开发区高闸浦(一标段)、临海东大河、温岭山下金河、玉环楚门河、三门白溪16个河道整治项目正在全面实施;椒江南门河、黄岩西官河、黄岩公路河3条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大力推进河道疏浚和农村池塘、水沟清淤,今年计划河道疏浚清淤350公里,截至6月底完成河道疏浚清淤270公里,占年度计划的76%,其中市区125公里,占年度计划的85%。结合“垃圾河”清理、“河长制”实施、“河边三化”、“两清”和“三改一拆”等,各地加大河道保洁力度,集中开展河道清理整治,河道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全市共清理河道废弃漂浮物23.17万吨,清除河道障碍物2万处,绿化河岸28公里,美化河岸140万平方米,拆除涉水违章建筑166万平方米。开展水土保持能力建设活动,加强以小流域为主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抓好临海十三罗溪小流域和仙居十三都坑、下岸水库等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实施。

(五)滩涂围垦建设积极推进。三山北涂围垦工程开展各项专项验收工作;十一塘围垦工程完成各项专项验收;三山涂围垦工程进行海堤内坡护坡、堤顶路面浇筑及扫尾工作;黄礁涂围垦工程4条海堤堤顶均达到设计高程;南洋涂围垦工程完成海堤防浪墙及海堤外海侧护面结构,水闸正常启闲;晏站涂二期促淤工程动工建设;担屿围涂工程主海堤堤身石方加高达高程7.5m,土方加高达到高程5.5m,3座水闸建筑基本完成;玉环漩门三期围垦工程海堤防浪墙工程全线完成,闭气土方完成工程量的90%;洋市涂围垦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8%,2座排水闸完成基础开挖。十二塘围垦工程通过省发改委立项;南海涂围垦项目省发改委已受理,并开展可研报告编制;金洋涂围垦项目开展涉海专题报告编制;崇岙涂围垦项目完成区域开发和建设方案编制,并组织专家咨询论证。

(六)农田水利建设势头良好。截至6月底,围绕农业“两区”水利设施配套,大力推进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完成新增旱涝保收面积2.44万亩,扩大灌溉面积3.75万亩,新增喷微灌面积0.85万亩,改造农田渠道255公里。黄岩、临海、天台、仙居和三门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04万亩。开展农村水电站标准化创建,加大农村水电开发改造力度,开工新建水电站2处,新增装机容量2000千瓦;实施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4座,装机容量2800千瓦。

(七)水资源管理工作不断深化。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修编和水资源保护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椒江流域水利综合规划的编制;严格控制用水总量,进一步落实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监督、水资源有偿使用等管理措施,维持河流生态流量和湖泊、水库、地下水合理水位;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修编,抓好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断面标准化建设,做好供水水源地、水功能区和地下水等水质监测分析,编发水资源公报、水资源质量通报;推进长潭水库国家级安全达标饮用水源地创建工作;强化年度用水计划管理,加强对高耗水行业管理,扩大用水大户的水量实时监测面率,对124个重点用水单位进行实时监控计量,完成3个用水大户水平衡测试工作;起草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启动市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在市级公共机构开展节水型单位创建活动,推进温岭、三门节水型社会创建工作;以组织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水周”等宣传活动为载体,广泛深入开展节水保护宣传活动。

(八)行业管理工作大力开展。制定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四十条实施意见,开展“十三五”水利规划编制前期研究工作;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公布常用权力清单64项;继续抓好水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提速工作,20项审批事项办理时限达到全省最短,并严格规范水行政许可工作。加强对水利中介机构的监管指导,大力引导和推进水利中介机构开展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规范水利中介服务市场。开展水利工程“五化”管理建设,抓好水库、水闸、海塘、堤防、泵站等水利工程设施的运行管理与养护修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水利安全生产工作,检查水利工程生产单位490个,发现隐患88处,整改隐患80处。加大水利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开展工程现场质量监督活动47次,检查的工程项目31项;召开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会议39次,形成质量监督意见表39份。强化水政执法和监管,紧紧围绕“防洪水、保供水”和涉水“三改一拆“工作,及时查处涉水违法事件,以强有力的态势,确保涉水管理过程中的监察保障,全市共办理各类水事违法案件72起。

(九)水利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促进治水攻坚、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严明党的组织纪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基层走亲、助推治水”为主题的蹲点调研,剖析和整改“四风”突出问题,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深化“严纪律、正作风、作表率”专项行动,巩固机关作风建设成效。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制定惩防体系实施细则,构筑完善具有水利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下阶段,我局将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大局,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强化实干求实效,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确保防汛防台抗旱取得全面胜利。以“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为总目标,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真正做到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及时消除安全度汛隐患。围绕“巩固、规范、加强、提升”,全面推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集聚区、开发区、椒江区、路桥区、温岭市、天台县率先完成试点建设。利用“台州防台风日”,继续开展防汛防台预案演练和防台风知识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市防汛应急(森林消防)指挥中心建设完成结顶和开展室内外装修。进入主汛期后,严格防汛值班预警制度,密切关注水雨情、台情,强化防汛工程巡查监测和预警预报,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加强汛情、旱情和灾情分析会商研判,确保安全度汛。另外,充分发挥水库蓄水功能,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充分做好抗旱应急准备。

(二)全力推进防洪水保供水工程建设。按照“五水共治”任务安排,切实加强防洪排涝薄弱环节和城乡供水安全保障的水利建设。实施“强库”工程,完成3座和开展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固堤”工程,临海城防二期和仙居城防二期工程主体完工;椒江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通过审批;始丰溪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新建防洪堤0.8公里,新建护岸2.4公里;仙居县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建设继续推进;永安溪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完成用地报批,开展绿道及沿线绿化建设;推进17条中小河流治理和完成海塘加固3.84公里。实施“扩排”工程,加快推进温黄平原、大田平原等区域防洪排涝骨干工程建设,洪家场浦排涝调蓄工程的示范段建设全面推进;栅岭汪排涝调蓄工程路桥段主体完工,椒江段河道整治全面开工;金清二期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工;温黄平原低洼地治涝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东官河综合整治、大田平原排涝(一期)工程开工建设;青龙浦排涝工程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温黄平原南排(温岭骨干河道)工程通过立项,并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玉环平原排涝工程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实施“开源”工程,方溪水库工程开展主体工程建设;白龙潭水库工程完成主坝结顶建设;朱溪水库、盂溪水库工程开工建设;东屏水库工程力争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批。实施“引调”工程,台州三期供水工程编制项目建议书;玉环楠溪江引配水工程开展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配水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佛岭——西溪水库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基本完工。实施“提升”工程,继续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1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推进农村饮用水长效管理,实现所有乡镇饮用水服务机构设置全覆盖;以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为重点,开展供水水库水源地治理,进一步提高区域安全供水能力和饮用水品质。

(三)大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围绕职责,合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三顶桥浦、横河头泾、鲍浦河、徐翁泾、洋张泾、长浦河等19条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工;推进河道疏浚和农村池塘、水沟清淤,完成河道疏浚清淤100公里。加大河道保洁力度,基本实现全市河道保洁全覆盖。强化河道采砂管理,加强联合监管和执法,对影响水源保护区和水生态的河道实行禁采。深入实施“三改一拆”、“河边三化”等涉水专项行动,加大对涉水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

(四)继续加快农村水利建设。以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为主线,以发展高标准旱涝保收和高效节水灌溉农田为核心,大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增高标准旱涝保收农田2.34万亩,扩大灌溉面积3.59万亩,新增喷微灌面积0.79万亩,改造农田渠道109公里。完成黄岩、临海、天台、仙居和三门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年度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村水电行业安全监管,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继续实施“惠农保安”、“增效扩容”工程。加快担屿涂、洋市涂围垦建设和大港湾、南海涂、西沙门等围垦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实施促淤工程,努力破解土地资源要素瓶颈制约。

(五)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按照台州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暂行办法,强化责任考核,督促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完成全市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修编工作,完成水功能区监测断面标准化建设。继续加强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严格落实取水许可和有偿使用制度。做好长潭水库国家级安全达标饮用水源地创建工作。继续开展用水户实时监控和地下水动态站网监测系统建设,为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支持。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抓好节水型企业、机关、学校等节水载体创建工作,温岭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完成省级终期验收,市区和三门县节水型审核建设通过中期评估。

(六)强化水利行业规范管理。推进水利规划计划工作,做好我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基础工作,完成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开展椒江流域水利综合规划修编,深入开展椒(灵)江建闸专题研究。严格依据规划加强项目前期管理,加快推进前期工作进度,确保项目早日落地。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督促加快建设进度,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建设管理各项制度,强化质量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完善水利建设市场信息平台,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和监管。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进一步落实水政监察巡查制度,加大涉水案件打击力度,认真做好水事纠纷调处,维护良好水事秩序。

(七)继续深化水利改革发展。创新水利发展观念,推进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四十条实施意见的落实。开展供水、水务一体化探索和调研,配合做好市区供水一体化改革工作。开展水利工程“五化”管理建设,推进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水利工程区域化管理等工作,建立健全市场化、区域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深化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加强村级水务员队伍建设,探索小微型水利工程农民自治管理模式,培育水利工程物业管理市场。

(八)不断加强水利队伍建设。继续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狠抓“四风”问题整改落实,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加强水利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组织开展第五届全市水利行业暨“五水共治”职业技能竞赛。继续做好水利综治、财务、信访、宣传和档案管理等专项工作,促进和谐稳定。着力推进水利政风行风建设,不断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强化水利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规范从政行为。加大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监管,大力推进“阳光水利”,努力确保水利干部不出事。大力弘扬“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水利核心价值理念,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优化水利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