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规划 | 计划总结 |
台州水利2024年工作要点
|
||||||
|
||||||
2024年台州水利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治水重要论述,围绕市委聚力“三条路径”、奋进“三高三新”和市政府“四新六重”总体部署,以“构建现代水网、建设幸福水城”为目标,以“投资提级年、安澜提升年、河湖提档年、供水提质年、防灾提标年、改革提能年”的“六年六大”为抓手,高质量推进全省市级水网先行区建设,努力打造一批突破性成果,以勇敢立潮头、永远立潮头的姿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 一、以“水利投资提级年”为抓手,推进以“高增长、可持续、效益好”为标准的“大投资”。 1.抓投资提级。按照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有关部署,抢抓新一轮政策“机遇期”“窗口期”,进一步加快“千项万亿”水网安澜提升工程建设进度,力争全年完成水利投资70亿元以上,水利重大项目投资53.7亿元以上,水利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15%以上。 2.抓国债实施。按照2024年6月底前使用特别国债新建水利项目全部开工的目标,倒排时间节点,加快推进台州市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海塘提升、椒江堤塘(防洪排涝)提升(海塘安澜江南、城西段海塘)、黄岩区黄岩溪流域综合治理、温岭市南排(一期)等15个项目,确保按时开工率、投资计划完成率和国债资金使用率均达100%。 3.抓项目谋划。按照“提前储备、提前谋划、提前开展前期,随时可申报,资金一经落实即可开工建设”的思路,持续谋划一批重大水利项目,重点推进黄岩区北排一期、临海市指岩水库、玉环市海塘安澜(干江垟坑二塘)、仙居县现代水网一期、三门县海塘安澜加固二期等13个项目的前期工作,推动台州水利项目“蓄水池”做大、做活、做强。 4.抓规划引领。按照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市级水网先行区建设,因地制宜推进水利有关规划编制,重点加快《浙江省椒江流域综合规划》批复,推动开展台州水利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适时启动《浙江省温黄平原水利规划》修编工作。 二、以“水网安澜提升年”为抓手,推进以“进度快、质量高、管得好”为标准的“大建设”。 5.科学开展枢纽工程前期。以“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为论证原则,科学扎实推进椒江河口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全面组织开展工程功能、任务、规模、技术方案、总体布局等详细论证和关键专题论证工作,加快项目环评、航评、渔评、水沙模型试验、调度运行等关键专题研究论证,集中力量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6.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开工。以“千项万亿”项目开工为重点任务,力争椒江治理(临海段二期)、临海市东部平原排涝(二期)、玉环市漩门三期海塘安澜(干江段)、三门县海游溪系统治理等12个水利重大项目实现新开工。推进临海市海塘安澜(杜桥、上盘片一期)、温岭市松门东部海塘等23公里海塘安澜工程新开工建设。 7.提速建设水利重大项目。以在建项目攻坚督战为手段,加快台州市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海塘提升、临海市尤汛分洪、玉环市漩门湾拓浚扩排、仙居县北岙水库等33个水利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完工海塘安澜工程31.9公里,三门县东屏水库大坝完成导截流验收,长林水库实现蓄水验收;推动朱溪水库、椒江区海塘安澜(台电厂海塘)、椒江治理(临海段)、玉环市大麦屿海塘安澜永福闸改建、玉环市普竹塘安澜等5个重大项目完工见效。 8.扎实做好工程竣工验收。以水利项目竣工达效为目的,开展竣工验收攻坚行动,力争完成临海市大田平原排涝一期、临海市城市防洪排涝二期、温岭市金清新闸排涝二期、天台县始丰溪综合治理一期、仙居县盂溪水库等5项省重点工程竣工验收,完成面上水利项目竣工验收100项以上。 9.持续强化工程安全管理。以“人员不伤亡、安全生产事故不发生”为目标,全市域开展水利安全执法工作,每个县(市、区)至少完成1个水利执法案件。在全市组织开展工程“六项机制”创建工作,推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投资1000万元以上)投保安责险,推行“四小”进工地,确保水利安全生产零事故。开展“精品水利工程建设”和“面上水利建设项目质量抽检”活动,推动朱溪水库工程创建省级优良工地。 三、以“幸福河湖提档年”为抓手,推进以“有风景、有笑声、有幸福”为标准的“大河湖”。 10.持续深化河湖长制。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长制必须一以贯之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幸福河湖为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监督检查,推动河湖长制高效运行。探索推进河湖长高位推动河湖治理工作,开展县级河湖长履职效能提升行动和跨区域联防共治行动,加强基层河湖长履职管理,总结推广先进典型。6月30日前,全面完成市级、县级河湖长责任河湖的“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编制,同步推进乡级、村级河湖长责任河湖的“一河(湖)一表”编制工作。高质量完成年度河湖健康评价工作,创建一批县级幸福河湖和水友好区域。 11.全域建设幸福河湖。以市级总河长令为指引,推进构建防洪保安、水系生态、水城亲水、滨水产业等四张现代水网,落实落细筑牢江河安全屏障、推进城市内涝治理等12项重点任务,确保全市河湖水面率不降低。聚力打造台州活力官河,重点推进永宁河、飞龙湖样板建设。全力推进黄岩区、三门县省级全域幸福河湖项目建设,推送临海市、温岭市、玉环市、仙居县参加省级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遴选。扎实做好水域动态调整,继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5公里、农村水系治理240公里,打造高品质水美乡村15个、城乡亲水节点56个、滨水绿道70公里,发布“15分钟亲水圈”地图。 四、以“农村供水提质年”为抓手,推进以“治水为民、节水利民、兴水惠民”为标准的“大民生”。 12.提升单村水站。聚焦加快推进兜底性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单村水站改造提升,确保完成441座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力争完成三年行动任务数的93%以上,且超70%以上完成省定任务,城乡同质化供水覆盖率达97%以上,基本实现单村饮水问题销号。进一步深化农村饮水县级统管制度,加快充实县级统管队伍。 13.提升灌溉体系。聚焦加快建立与农业产业发展能级相匹配的基础场景,继续推进里石门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开工里林灌区续建、三门东部灌区新建等项目,新建5万亩高标准灌排设施建设面积,确保全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06。里石门水库灌区完成省级标准化灌区创建,并争创水利部标准化灌区;永宁江灌区争创国家级节水型灌区。 14.提升节水实效。聚焦把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发展根本大计,严格水资源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20年下降14%、17%以上。紧盯重点领域水效提升,启动工业节水改造项目10个、服务业节水改造项目6个,建成节水标杆园区1个、分质供水工程1个,开展再生水利用工程1个。年度完成285座农田灌溉泵站机埠、堰坝水闸更新改造,创成“五个一百”示范工程70处以上。加快节水地方立法工作,争取《台州市节约用水条例》列入2025年度市人大立法计划。全面推进水资源规范化体系建设,确保取用水管理发现问题整改率达到100%。 15.提升水保水电。聚焦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新要求,实施临海市、天台县、仙居县、三门县等重点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高质量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推进临海市牛头山水库上游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同步开展天台县始丰溪治理工程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的前期工作。持续推进小水电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完成11座1000千瓦以上小水电标准化复评;创成1000千瓦以下小水电站“两不八有”(标准化)115座,提升小水电站生态流量实时监控率至70%。 五、以“水利防灾提标年”为抓手,推进以“体系先进、基础稳固、先机可靠”为标准的“大防御”。 16.推动防御标准化。守牢水旱灾害防御底线,谋划推进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标准化建设,搭建服务平台。核定更新2024年度山洪风险区、防御对象、责任人等风险区清单,新建山洪灾害声光电预警设备35套。滚动分析全市抗旱保供形势,及时修订抗旱保供水预案方案,科学制定大中型水库用水计划,加强水库河网用水调度,保障城乡供水安全。新(改)建水文测站49座,升级改造山洪灾害重点村落关联站点遥测终端511个,新建北斗三号水文遥测设备10套以上,力争遥测终端畅通率高于99%,省级报汛站正常率达99.9%以上。 17.推动除险常态化。抓牢水利工程运行安全,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7座,新开工6座,实现存量病险水库全部开工;完成99座病险山塘综合整治,实现高坝屋顶山塘病险问题基本销号。推动水利工程安全鉴定常态化,完成36座(条)水库、大中型水闸、海塘安全鉴定,实现到期清零。完成水库监测设施、上坝道路、放空洞、管理房等配套设施改造提升136处,推动堤防海塘、规模以上水闸泵站等水利工程实现系统治理。 18.推动管理创新化。盯牢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推进先行区域临海市和临海市牛头山、三门县佃石等4座水库开展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先行先试。开展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创建工作,创成标准化管理水利工程100个、精品工程35个,力争认定省级标准化管理工程6个以上。创建美丽山塘30座,创成省级山塘标准化工程1个、市级标准化精品工程3个。全市完成水利工程不动产权登记46个以上,全力推进临海市创建水库不动产登记全国试点。 六、以“水利改革提能年”为抓手,推进以“党建引领、改革为上、人才兴水”为标准的“大改革”。 19.突出政治建设。坚持政治统领,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推进“溯源学思想、促行建新功”大家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潮流·悦读”学习实践活动等,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尤其贯彻落实好关于治水重要论述和对水利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确保我市水利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在我市水利系统落到实处。 20.突出党建引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党建引领贯穿治水管水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守正创新,坚定不移依托“党建联盟联建”“星级支部创建”“党员积分考评”的“三位一体”党建工作载体,坚定不移实施“奔流”党建铸魂、“暖流”思政凝心、“潮流”学习(宣讲)聚力和“清流”文化修身,坚定不移开展“党建进工地”、建设“红色哨站”等,充分发挥党建在“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中的作用,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水利的发展优势竞争胜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台州水利高质量发展。 21.突出数字赋能。坚持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构建“1+3+X”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编制涵盖数字孪生流域、水网、工程的市县两级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今后几年数字孪生水利的建设目标、总体框架、主要任务和实施计划,为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谋好局、开好头、起好步。协同推进数字孪生基础平台建设和六大浙水系应用迭代提升,积极谋划数字孪生台州水网,推进15个数字孪生工程落地实施,并继续争取国家、省级数字孪生水利试点。锚定推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推进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和水利投融资机制创新,探索推进“水利+”建设模式,以及水农、水工、水旅等融合路径。做优“节水贷”企业融资等绿色金融服务,持续优化涉水营商环境。 22.突出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精准发力,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水利重点领域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不断优化水利干部队伍结构。突出实干实绩实效,增强“争”的意识、“拼”的勇气、“抢”的劲头,完善水利干部培养、评价、激励机制,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和实践锻炼,打造一支可堪重任的水利“铁军”。 23.突出清廉水利。坚持打造“清廉水利”高地,聚焦主责主业,围绕正本清源,狠抓整治整肃,着力构建清单式明责、台账式履责、绩效式评责、对应式追责的责任落实闭环体系;坚持创建“清流文化”,讲好水利廉政故事,传播水利廉洁声音,将“清流”廉洁文化的理念和形态融入到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将“水以清为美、人以廉为荣”价值取向融入到每个干部职工工作和生活中;坚持风险防控,开展好集中性纪律教育,强化对涉水审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资金使用、除险保安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坚决守牢“干部不能倒下、水利不能被抓负面典型”底线,为台州水利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
||||||
信息来源:办公室(人事教育处) | ||||||
打印
关闭
|
台州水利2024年工作要点
|
2024年台州水利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治水重要论述,围绕市委聚力“三条路径”、奋进“三高三新”和市政府“四新六重”总体部署,以“构建现代水网、建设幸福水城”为目标,以“投资提级年、安澜提升年、河湖提档年、供水提质年、防灾提标年、改革提能年”的“六年六大”为抓手,高质量推进全省市级水网先行区建设,努力打造一批突破性成果,以勇敢立潮头、永远立潮头的姿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 一、以“水利投资提级年”为抓手,推进以“高增长、可持续、效益好”为标准的“大投资”。 1.抓投资提级。按照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有关部署,抢抓新一轮政策“机遇期”“窗口期”,进一步加快“千项万亿”水网安澜提升工程建设进度,力争全年完成水利投资70亿元以上,水利重大项目投资53.7亿元以上,水利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15%以上。 2.抓国债实施。按照2024年6月底前使用特别国债新建水利项目全部开工的目标,倒排时间节点,加快推进台州市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海塘提升、椒江堤塘(防洪排涝)提升(海塘安澜江南、城西段海塘)、黄岩区黄岩溪流域综合治理、温岭市南排(一期)等15个项目,确保按时开工率、投资计划完成率和国债资金使用率均达100%。 3.抓项目谋划。按照“提前储备、提前谋划、提前开展前期,随时可申报,资金一经落实即可开工建设”的思路,持续谋划一批重大水利项目,重点推进黄岩区北排一期、临海市指岩水库、玉环市海塘安澜(干江垟坑二塘)、仙居县现代水网一期、三门县海塘安澜加固二期等13个项目的前期工作,推动台州水利项目“蓄水池”做大、做活、做强。 4.抓规划引领。按照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市级水网先行区建设,因地制宜推进水利有关规划编制,重点加快《浙江省椒江流域综合规划》批复,推动开展台州水利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适时启动《浙江省温黄平原水利规划》修编工作。 二、以“水网安澜提升年”为抓手,推进以“进度快、质量高、管得好”为标准的“大建设”。 5.科学开展枢纽工程前期。以“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为论证原则,科学扎实推进椒江河口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全面组织开展工程功能、任务、规模、技术方案、总体布局等详细论证和关键专题论证工作,加快项目环评、航评、渔评、水沙模型试验、调度运行等关键专题研究论证,集中力量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6.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开工。以“千项万亿”项目开工为重点任务,力争椒江治理(临海段二期)、临海市东部平原排涝(二期)、玉环市漩门三期海塘安澜(干江段)、三门县海游溪系统治理等12个水利重大项目实现新开工。推进临海市海塘安澜(杜桥、上盘片一期)、温岭市松门东部海塘等23公里海塘安澜工程新开工建设。 7.提速建设水利重大项目。以在建项目攻坚督战为手段,加快台州市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海塘提升、临海市尤汛分洪、玉环市漩门湾拓浚扩排、仙居县北岙水库等33个水利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完工海塘安澜工程31.9公里,三门县东屏水库大坝完成导截流验收,长林水库实现蓄水验收;推动朱溪水库、椒江区海塘安澜(台电厂海塘)、椒江治理(临海段)、玉环市大麦屿海塘安澜永福闸改建、玉环市普竹塘安澜等5个重大项目完工见效。 8.扎实做好工程竣工验收。以水利项目竣工达效为目的,开展竣工验收攻坚行动,力争完成临海市大田平原排涝一期、临海市城市防洪排涝二期、温岭市金清新闸排涝二期、天台县始丰溪综合治理一期、仙居县盂溪水库等5项省重点工程竣工验收,完成面上水利项目竣工验收100项以上。 9.持续强化工程安全管理。以“人员不伤亡、安全生产事故不发生”为目标,全市域开展水利安全执法工作,每个县(市、区)至少完成1个水利执法案件。在全市组织开展工程“六项机制”创建工作,推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投资1000万元以上)投保安责险,推行“四小”进工地,确保水利安全生产零事故。开展“精品水利工程建设”和“面上水利建设项目质量抽检”活动,推动朱溪水库工程创建省级优良工地。 三、以“幸福河湖提档年”为抓手,推进以“有风景、有笑声、有幸福”为标准的“大河湖”。 10.持续深化河湖长制。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长制必须一以贯之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幸福河湖为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监督检查,推动河湖长制高效运行。探索推进河湖长高位推动河湖治理工作,开展县级河湖长履职效能提升行动和跨区域联防共治行动,加强基层河湖长履职管理,总结推广先进典型。6月30日前,全面完成市级、县级河湖长责任河湖的“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编制,同步推进乡级、村级河湖长责任河湖的“一河(湖)一表”编制工作。高质量完成年度河湖健康评价工作,创建一批县级幸福河湖和水友好区域。 11.全域建设幸福河湖。以市级总河长令为指引,推进构建防洪保安、水系生态、水城亲水、滨水产业等四张现代水网,落实落细筑牢江河安全屏障、推进城市内涝治理等12项重点任务,确保全市河湖水面率不降低。聚力打造台州活力官河,重点推进永宁河、飞龙湖样板建设。全力推进黄岩区、三门县省级全域幸福河湖项目建设,推送临海市、温岭市、玉环市、仙居县参加省级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遴选。扎实做好水域动态调整,继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5公里、农村水系治理240公里,打造高品质水美乡村15个、城乡亲水节点56个、滨水绿道70公里,发布“15分钟亲水圈”地图。 四、以“农村供水提质年”为抓手,推进以“治水为民、节水利民、兴水惠民”为标准的“大民生”。 12.提升单村水站。聚焦加快推进兜底性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单村水站改造提升,确保完成441座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力争完成三年行动任务数的93%以上,且超70%以上完成省定任务,城乡同质化供水覆盖率达97%以上,基本实现单村饮水问题销号。进一步深化农村饮水县级统管制度,加快充实县级统管队伍。 13.提升灌溉体系。聚焦加快建立与农业产业发展能级相匹配的基础场景,继续推进里石门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开工里林灌区续建、三门东部灌区新建等项目,新建5万亩高标准灌排设施建设面积,确保全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06。里石门水库灌区完成省级标准化灌区创建,并争创水利部标准化灌区;永宁江灌区争创国家级节水型灌区。 14.提升节水实效。聚焦把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发展根本大计,严格水资源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20年下降14%、17%以上。紧盯重点领域水效提升,启动工业节水改造项目10个、服务业节水改造项目6个,建成节水标杆园区1个、分质供水工程1个,开展再生水利用工程1个。年度完成285座农田灌溉泵站机埠、堰坝水闸更新改造,创成“五个一百”示范工程70处以上。加快节水地方立法工作,争取《台州市节约用水条例》列入2025年度市人大立法计划。全面推进水资源规范化体系建设,确保取用水管理发现问题整改率达到100%。 15.提升水保水电。聚焦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新要求,实施临海市、天台县、仙居县、三门县等重点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高质量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推进临海市牛头山水库上游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同步开展天台县始丰溪治理工程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的前期工作。持续推进小水电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完成11座1000千瓦以上小水电标准化复评;创成1000千瓦以下小水电站“两不八有”(标准化)115座,提升小水电站生态流量实时监控率至70%。 五、以“水利防灾提标年”为抓手,推进以“体系先进、基础稳固、先机可靠”为标准的“大防御”。 16.推动防御标准化。守牢水旱灾害防御底线,谋划推进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标准化建设,搭建服务平台。核定更新2024年度山洪风险区、防御对象、责任人等风险区清单,新建山洪灾害声光电预警设备35套。滚动分析全市抗旱保供形势,及时修订抗旱保供水预案方案,科学制定大中型水库用水计划,加强水库河网用水调度,保障城乡供水安全。新(改)建水文测站49座,升级改造山洪灾害重点村落关联站点遥测终端511个,新建北斗三号水文遥测设备10套以上,力争遥测终端畅通率高于99%,省级报汛站正常率达99.9%以上。 17.推动除险常态化。抓牢水利工程运行安全,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7座,新开工6座,实现存量病险水库全部开工;完成99座病险山塘综合整治,实现高坝屋顶山塘病险问题基本销号。推动水利工程安全鉴定常态化,完成36座(条)水库、大中型水闸、海塘安全鉴定,实现到期清零。完成水库监测设施、上坝道路、放空洞、管理房等配套设施改造提升136处,推动堤防海塘、规模以上水闸泵站等水利工程实现系统治理。 18.推动管理创新化。盯牢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推进先行区域临海市和临海市牛头山、三门县佃石等4座水库开展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先行先试。开展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创建工作,创成标准化管理水利工程100个、精品工程35个,力争认定省级标准化管理工程6个以上。创建美丽山塘30座,创成省级山塘标准化工程1个、市级标准化精品工程3个。全市完成水利工程不动产权登记46个以上,全力推进临海市创建水库不动产登记全国试点。 六、以“水利改革提能年”为抓手,推进以“党建引领、改革为上、人才兴水”为标准的“大改革”。 19.突出政治建设。坚持政治统领,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推进“溯源学思想、促行建新功”大家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潮流·悦读”学习实践活动等,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尤其贯彻落实好关于治水重要论述和对水利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确保我市水利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在我市水利系统落到实处。 20.突出党建引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党建引领贯穿治水管水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守正创新,坚定不移依托“党建联盟联建”“星级支部创建”“党员积分考评”的“三位一体”党建工作载体,坚定不移实施“奔流”党建铸魂、“暖流”思政凝心、“潮流”学习(宣讲)聚力和“清流”文化修身,坚定不移开展“党建进工地”、建设“红色哨站”等,充分发挥党建在“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中的作用,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水利的发展优势竞争胜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台州水利高质量发展。 21.突出数字赋能。坚持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构建“1+3+X”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编制涵盖数字孪生流域、水网、工程的市县两级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今后几年数字孪生水利的建设目标、总体框架、主要任务和实施计划,为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谋好局、开好头、起好步。协同推进数字孪生基础平台建设和六大浙水系应用迭代提升,积极谋划数字孪生台州水网,推进15个数字孪生工程落地实施,并继续争取国家、省级数字孪生水利试点。锚定推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推进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和水利投融资机制创新,探索推进“水利+”建设模式,以及水农、水工、水旅等融合路径。做优“节水贷”企业融资等绿色金融服务,持续优化涉水营商环境。 22.突出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精准发力,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水利重点领域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不断优化水利干部队伍结构。突出实干实绩实效,增强“争”的意识、“拼”的勇气、“抢”的劲头,完善水利干部培养、评价、激励机制,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和实践锻炼,打造一支可堪重任的水利“铁军”。 23.突出清廉水利。坚持打造“清廉水利”高地,聚焦主责主业,围绕正本清源,狠抓整治整肃,着力构建清单式明责、台账式履责、绩效式评责、对应式追责的责任落实闭环体系;坚持创建“清流文化”,讲好水利廉政故事,传播水利廉洁声音,将“清流”廉洁文化的理念和形态融入到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将“水以清为美、人以廉为荣”价值取向融入到每个干部职工工作和生活中;坚持风险防控,开展好集中性纪律教育,强化对涉水审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资金使用、除险保安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坚决守牢“干部不能倒下、水利不能被抓负面典型”底线,为台州水利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