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规划 | 计划总结 |
台州市水利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
||||||
|
||||||
2023年,市水利局锚定“构建现代水网、建设幸福水城”目标路径,实施水利“十大攻坚行动”,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2023年水利党的建设主要成效 (一)主题教育成标杆。坚持把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谋在前的准备、学在前的自觉、研在前的主动、改在前的实效、干在前的担当,推动我局主题教育彰显政治味、水利味和实干味。 (二)品牌建设成示范。坚持围绕品牌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品牌,坚持以水为媒,系统谋划并形成了以“奔流”党建铸魂、“暖流”思政凝心、“潮流”学习(宣讲)聚力、“清流”文化修身的“流”字系工作品牌和以此来开展党建工作的理念、思路和载体,打造具有聚合力、辨识度、标志性的台州水利机关党建品牌形象。 (三)党建工作成高地。坚持强基础、成体系,建立“党建联盟联建”“星级支部创建”“党员积分考评”的“三位一体”党建工作载体,尤其坚持制度为纲,出台了星级党支部评定、党员考评管理等制度规范,并实现以制度管理、用规范约束来推动党建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四)文明创建成亮点。坚持抓创建就是树形象、抓创建就是促发展,围绕文明单位创建“三步走”战略目标,狠抓铸魂强根、塑形提效、凝心聚力、争先创优“四大工程”,把精神文明建设抓在经常、融入日常,水利精神文明建设书写了新篇章。 二、2023年水利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攻坚“大投资”,实现指标逆势上扬。贯通“大投资”目标,始终把促投资、上项目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实现投资主要指标逆势上扬。一是高效统筹抓投资。坚持举全局之力兑现投资目标,实行一季度“一目标、一载体、一典型、一评优”机制,每季度召开水利投资建设现场会,全年完成水利投资62.9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重大水利项目投资44.3亿元、同比增长27%;省“千项万亿”和重大水利项目年度投资任务均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二是高频对接促开工。坚持项目能开即开、应开尽开,强化跑省进厅对接沟通,重大水利项目(开工7个)、海塘安澜千亿工程(开工7.9公里)年度开工任务均超额完成,省“千项万亿”、海塘工程年度开工任务分别提前一个季度和三个季度完成。 (二)攻坚“大建设”,实现项目加速显效。坚持“大建设”推动,持续掀起项目攻坚大会战,全市水利建设进度快、显效好。一是海塘安澜快跑。抢抓施工黄金期,完工海塘安澜工程33.2公里;台州湾新区海塘提升工程获评2023年浙江省第二批“红旗”项目。二是防洪排涝提速。强化在建项目攻坚克难,推动永宁江闸强排工程(一期)完工见效,临海东部平原排涝(一期)等6个防洪排涝项目实现投资过半。三是竣工验收增效。建立竣工项目“一库一表三清单”,实行“日评、周比、月赛”和考核督导,水利项目竣工验收完成年度目标的230%。四是安全生产零事故。严守工程安全底线,全年未发生安全事故,我局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中荣获优秀;4项工程创成“浙江省水利文明标化工地”。 (三)攻坚“大资源”,实现矛盾有效破解。聚焦“大资源”战略,以《台州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印发为引领,不断做优水资源管理工作。一是配水效益更凸显。多个骨干水源和引调水工程加快推进,其中朱溪水库工程完成蓄水验收;东屏水库、方溪水库引水等项目加快建设,茶园水库工程前期加快推进。二是水源保护更有力。全市水源地水质优中有升,加快实施取水设施标准化提升工程。三是法规体系更完善。完成《台州市节约用水条例(草拟稿)》;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通知》,修订《台州市用水定额》;3月我局获评“全市依法治市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四是标杆创建更有效。充分发挥节水工作联席会议作用,14个市级部门联合推动节水六大领域年度任务圆满完成;创成30个浙江省节水标杆单位,促成3个合同节水项目签约实施。 (四)攻坚“大河湖”,实现生态全面升级。用好“大河湖”载体,以推行河湖长制和全域建设幸福河湖凝聚治水合力,全市河湖生态面貌不断改善。一是推动河湖长制有能有效。开展了“护航亚运”河湖水域岸线保护专项行动等,市级河湖长签发交办单80余个,推动解决了一批河湖管护难题;完成39条(个)河湖健康评价,完成年度目标的390%;认真履行市级河长联系部门职能,服务的青龙浦市级河长履职考评居全省前列。二是推动全域幸福谋早谋深。以市级总河长令印发《台州市全域建设幸福河湖 创建水友好区域实施方案(2023~2027年)》,创建美丽河湖20条(个)(其中省级美丽河湖11条(个))、水美乡镇19个,建成城乡亲水节点38个,治理中小河流20.3公里。三是推动水保水电干好干实。落实新时代水土保持、小水电绿色发展要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45.93平方公里,下岸、富山一级等2座水电站续评“全国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 (五)攻坚“大民生”,实现涉水民生优享。兜牢“大民生”底线,以务实举措办好民生实事,让百姓共享更多水利发展成果。一是扎实推进库塘除险。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6座、病险山塘整治85座,创成省级美丽山塘50座。二是扎实推进同质饮水。开工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工程467座、完工64座;聚焦干旱暴露出的农村供水薄弱环节共完成改造20处;创成省级农村规范化水厂4座、标准化管理水厂3座。三是扎实推进农灌更新。以农田灌溉发展规划编制为契机,重构全市农灌发展布局,金清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工验收,里石门灌区续建工程加快推进;农田灌溉设施更新改造335座,完成年度任务的299%;我市在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考评中荣获优秀。 (六)攻坚“大防御”,实现水利保安兴利。筑牢“大防御”防线,锚定确保水利防汛防台和城乡供水安全的目标,抓牢防御各项工作。一是以极限思维打好硬仗。开展汛前大检查、主汛期前大排查大整治等专项行动;落实“四预”措施,市本级发布应急响应8次、水情简报和提示单109期;我市2个集体、9名干部荣获水旱灾害防御省级表彰。二是以主动担当赢得先机。有效应对来水最少时期干旱灾害,4次报送形势分析报告,推动全市建立抗旱保供水机制;防台期间全力蓄水增水,全市水库河网半个月内增水2.6亿立方米,解除旱情严峻形势。三是以布局优化提升能力。完工市本级水文测报能力提升工程,上线“台水有数”微信小程序等,实现水文核心业务向公众共享共用;新(改)建水文测站53座、山洪灾害声光电预警设备45套、山洪关联测站43处。四是以标准管理夯实基础。创建市级水利标准化管理精品工程44个、标准化管理水利工程151个,完成水库配套设施改造提升74处。 (七)攻坚“大改革”,实现发展赋能增效。践行“大改革”理念,深化水利重点领域改革,探索形成解决发展问题的系统方案。一是抓重点突破。数字孪生椒江通过终期验收,其关键技术研究荣获2023年度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三等奖。二是抓试点带动。玉环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已通过水利部中期评估,长潭水库引水工程水流生态补偿试点已形成专题报告。三是抓执法改革。“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深入推进,联合综合执法部门开展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我市1人在全省水行政执法技能竞赛中获“技术能手”。 三、2024年水利工作思路 2024年,台州水利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市委聚力“三条路径”、奋进“三高三新”和市政府“四新六重”总体部署,以“构建现代水网、建设幸福水城”为目标,以“投资提级年、安澜提升年、河湖提档年、供水提质年、防灾提标年、改革提能年”为抓手,以打造更多具有示范引领性的水利发展成果迎接台州撤地设市30周年。 (一)以“水利投资提级年”为抓手,推进以“高增长、可持续、效益好”为标准的“大投资”。聚焦主攻投入产出,全力以水利投资增量增效,助力全市发展逆转向上。一是重目标。把稳经济促投资作为重中之重,全力完成水利投资目标任务。二是重国债。把用好特别国债作为重大利好,确保国债到位后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三是重机制。把亮晒比拼机制作为重要载体,用好投资专报、工作调度等载体。四是重谋划。把项目谋划储备作为最硬底气,加快全市重大水利储备项目谋划擂台赛相关项目前期推进。 (二)以“水网安澜提升年”为抓手,推进以“进度快、质量高、管得好”为标准的“大建设”。聚焦蓄力提能升级,加快构建台州现代水网,为城市形态重塑、中心城市提能和重点区块建设提供强有力水利支撑。一是抓开工。以“千项万亿”项目开工为重点,力争开工建设临海东部平原排涝(二期)等项目;同步加快三门海塘加固二期等项目前期攻坚。二是抓在建。以项目攻坚督战为手段,加快推进33个项目建设。三是抓见效。以水利项目竣工达效为目的,开展竣工验收攻坚行动,完工见效或基本完工7个重大项目,力争竣工验收2项省重点工程以及面上30个项目。四是抓管理。以水利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安全为前提,开展全市“精品水利工程建设”和“面上水利建设项目质量抽检”等。 (三)以“幸福河湖提档年”为抓手,推进以“有风景、有笑声、有幸福”为标准的“大河湖”。聚焦全域幸福美丽,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依托总河长令高标准推进全域建设幸福河湖行动计划落实,使河湖治理成果转化为百姓可感可及的幸福感。一是高位推进。坚持幸福河湖当标杆,推动全域行动12项年度重点任务落实落细;全力推进黄岩、三门省级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二是借力推进。坚持河湖长制总牵引,发挥河湖长制机制和体系优势,多维度深化全域建设幸福河湖,重点开展县级河湖长履职效能提升行动。三是严管推进。坚持水域空间严管控,加强河湖库“清四乱”和涉河建设项目专项检查,确保河道行洪安全。 (四)以“农村供水提质年”为抓手,推进以“治水为民、节水利民、兴水惠民”为标准的“大民生”。聚焦全民共富共享,加快建立与农业产业发展能级相匹配的基础场景,尽早实现城乡同质化饮水。一是抓好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全面推进农村单村水站改造提升行动,确保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二是抓好农灌体系改造。开工建设里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三门东部灌区新建等工程;完成泵站机埠、堰坝水闸更新改造285座。三是抓好水资源管理。把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发展根本大计,有序实施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监管四大类项目。四是抓好水保水电发展。落实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新要求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115座1000千瓦以下的小水电完成“两不八有”创建。 (五)以“水利防灾提标年”为抓手,推进以“体系先进、基础稳固、先机可靠”为标准的“大防御”。聚焦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平安台州建设,认真落实提级对待、提级谋划、提级部署、提级应对“四个提级”要求,坚决守牢水旱灾害防御底线。一是坚持预防为先。新改建水文测站49个、山洪灾害声光电预警设备35套,升级改造山洪灾害重点村落关联站点遥测终端511个。二是坚持除险保安。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7座、病险山塘整治99座。三是坚持标准管理。开展临海、三门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先行区域和4座试点水库先行先试建设;抓好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不动产权登记、安全鉴定等工作。 (六)以“水利改革提能年”为抓手,推进以“工作突破、制度创新、数字赋能”为标准的“大改革”。聚焦科技创新塑造水利发展新优势,以数字孪生和水利改革竞跑快跑实现发展破局突围。一是深化数字孪生建设。构建全市数字孪生水利规划体系,市县两级完成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开展15项水利工程数字孪生建设。二是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加强政银企合作,密切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投放领域和要求,积极探索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三是深化“两山”转化路径。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扩面“节水贷”等绿色金融服务,持续优化涉水营商环境。 |
||||||
信息来源:办公室(人事教育处) | ||||||
打印
关闭
|
台州市水利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
2023年,市水利局锚定“构建现代水网、建设幸福水城”目标路径,实施水利“十大攻坚行动”,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2023年水利党的建设主要成效 (一)主题教育成标杆。坚持把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谋在前的准备、学在前的自觉、研在前的主动、改在前的实效、干在前的担当,推动我局主题教育彰显政治味、水利味和实干味。 (二)品牌建设成示范。坚持围绕品牌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品牌,坚持以水为媒,系统谋划并形成了以“奔流”党建铸魂、“暖流”思政凝心、“潮流”学习(宣讲)聚力、“清流”文化修身的“流”字系工作品牌和以此来开展党建工作的理念、思路和载体,打造具有聚合力、辨识度、标志性的台州水利机关党建品牌形象。 (三)党建工作成高地。坚持强基础、成体系,建立“党建联盟联建”“星级支部创建”“党员积分考评”的“三位一体”党建工作载体,尤其坚持制度为纲,出台了星级党支部评定、党员考评管理等制度规范,并实现以制度管理、用规范约束来推动党建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四)文明创建成亮点。坚持抓创建就是树形象、抓创建就是促发展,围绕文明单位创建“三步走”战略目标,狠抓铸魂强根、塑形提效、凝心聚力、争先创优“四大工程”,把精神文明建设抓在经常、融入日常,水利精神文明建设书写了新篇章。 二、2023年水利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攻坚“大投资”,实现指标逆势上扬。贯通“大投资”目标,始终把促投资、上项目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实现投资主要指标逆势上扬。一是高效统筹抓投资。坚持举全局之力兑现投资目标,实行一季度“一目标、一载体、一典型、一评优”机制,每季度召开水利投资建设现场会,全年完成水利投资62.9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重大水利项目投资44.3亿元、同比增长27%;省“千项万亿”和重大水利项目年度投资任务均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二是高频对接促开工。坚持项目能开即开、应开尽开,强化跑省进厅对接沟通,重大水利项目(开工7个)、海塘安澜千亿工程(开工7.9公里)年度开工任务均超额完成,省“千项万亿”、海塘工程年度开工任务分别提前一个季度和三个季度完成。 (二)攻坚“大建设”,实现项目加速显效。坚持“大建设”推动,持续掀起项目攻坚大会战,全市水利建设进度快、显效好。一是海塘安澜快跑。抢抓施工黄金期,完工海塘安澜工程33.2公里;台州湾新区海塘提升工程获评2023年浙江省第二批“红旗”项目。二是防洪排涝提速。强化在建项目攻坚克难,推动永宁江闸强排工程(一期)完工见效,临海东部平原排涝(一期)等6个防洪排涝项目实现投资过半。三是竣工验收增效。建立竣工项目“一库一表三清单”,实行“日评、周比、月赛”和考核督导,水利项目竣工验收完成年度目标的230%。四是安全生产零事故。严守工程安全底线,全年未发生安全事故,我局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中荣获优秀;4项工程创成“浙江省水利文明标化工地”。 (三)攻坚“大资源”,实现矛盾有效破解。聚焦“大资源”战略,以《台州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印发为引领,不断做优水资源管理工作。一是配水效益更凸显。多个骨干水源和引调水工程加快推进,其中朱溪水库工程完成蓄水验收;东屏水库、方溪水库引水等项目加快建设,茶园水库工程前期加快推进。二是水源保护更有力。全市水源地水质优中有升,加快实施取水设施标准化提升工程。三是法规体系更完善。完成《台州市节约用水条例(草拟稿)》;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通知》,修订《台州市用水定额》;3月我局获评“全市依法治市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四是标杆创建更有效。充分发挥节水工作联席会议作用,14个市级部门联合推动节水六大领域年度任务圆满完成;创成30个浙江省节水标杆单位,促成3个合同节水项目签约实施。 (四)攻坚“大河湖”,实现生态全面升级。用好“大河湖”载体,以推行河湖长制和全域建设幸福河湖凝聚治水合力,全市河湖生态面貌不断改善。一是推动河湖长制有能有效。开展了“护航亚运”河湖水域岸线保护专项行动等,市级河湖长签发交办单80余个,推动解决了一批河湖管护难题;完成39条(个)河湖健康评价,完成年度目标的390%;认真履行市级河长联系部门职能,服务的青龙浦市级河长履职考评居全省前列。二是推动全域幸福谋早谋深。以市级总河长令印发《台州市全域建设幸福河湖 创建水友好区域实施方案(2023~2027年)》,创建美丽河湖20条(个)(其中省级美丽河湖11条(个))、水美乡镇19个,建成城乡亲水节点38个,治理中小河流20.3公里。三是推动水保水电干好干实。落实新时代水土保持、小水电绿色发展要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45.93平方公里,下岸、富山一级等2座水电站续评“全国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 (五)攻坚“大民生”,实现涉水民生优享。兜牢“大民生”底线,以务实举措办好民生实事,让百姓共享更多水利发展成果。一是扎实推进库塘除险。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6座、病险山塘整治85座,创成省级美丽山塘50座。二是扎实推进同质饮水。开工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工程467座、完工64座;聚焦干旱暴露出的农村供水薄弱环节共完成改造20处;创成省级农村规范化水厂4座、标准化管理水厂3座。三是扎实推进农灌更新。以农田灌溉发展规划编制为契机,重构全市农灌发展布局,金清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工验收,里石门灌区续建工程加快推进;农田灌溉设施更新改造335座,完成年度任务的299%;我市在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考评中荣获优秀。 (六)攻坚“大防御”,实现水利保安兴利。筑牢“大防御”防线,锚定确保水利防汛防台和城乡供水安全的目标,抓牢防御各项工作。一是以极限思维打好硬仗。开展汛前大检查、主汛期前大排查大整治等专项行动;落实“四预”措施,市本级发布应急响应8次、水情简报和提示单109期;我市2个集体、9名干部荣获水旱灾害防御省级表彰。二是以主动担当赢得先机。有效应对来水最少时期干旱灾害,4次报送形势分析报告,推动全市建立抗旱保供水机制;防台期间全力蓄水增水,全市水库河网半个月内增水2.6亿立方米,解除旱情严峻形势。三是以布局优化提升能力。完工市本级水文测报能力提升工程,上线“台水有数”微信小程序等,实现水文核心业务向公众共享共用;新(改)建水文测站53座、山洪灾害声光电预警设备45套、山洪关联测站43处。四是以标准管理夯实基础。创建市级水利标准化管理精品工程44个、标准化管理水利工程151个,完成水库配套设施改造提升74处。 (七)攻坚“大改革”,实现发展赋能增效。践行“大改革”理念,深化水利重点领域改革,探索形成解决发展问题的系统方案。一是抓重点突破。数字孪生椒江通过终期验收,其关键技术研究荣获2023年度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三等奖。二是抓试点带动。玉环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已通过水利部中期评估,长潭水库引水工程水流生态补偿试点已形成专题报告。三是抓执法改革。“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深入推进,联合综合执法部门开展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我市1人在全省水行政执法技能竞赛中获“技术能手”。 三、2024年水利工作思路 2024年,台州水利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市委聚力“三条路径”、奋进“三高三新”和市政府“四新六重”总体部署,以“构建现代水网、建设幸福水城”为目标,以“投资提级年、安澜提升年、河湖提档年、供水提质年、防灾提标年、改革提能年”为抓手,以打造更多具有示范引领性的水利发展成果迎接台州撤地设市30周年。 (一)以“水利投资提级年”为抓手,推进以“高增长、可持续、效益好”为标准的“大投资”。聚焦主攻投入产出,全力以水利投资增量增效,助力全市发展逆转向上。一是重目标。把稳经济促投资作为重中之重,全力完成水利投资目标任务。二是重国债。把用好特别国债作为重大利好,确保国债到位后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三是重机制。把亮晒比拼机制作为重要载体,用好投资专报、工作调度等载体。四是重谋划。把项目谋划储备作为最硬底气,加快全市重大水利储备项目谋划擂台赛相关项目前期推进。 (二)以“水网安澜提升年”为抓手,推进以“进度快、质量高、管得好”为标准的“大建设”。聚焦蓄力提能升级,加快构建台州现代水网,为城市形态重塑、中心城市提能和重点区块建设提供强有力水利支撑。一是抓开工。以“千项万亿”项目开工为重点,力争开工建设临海东部平原排涝(二期)等项目;同步加快三门海塘加固二期等项目前期攻坚。二是抓在建。以项目攻坚督战为手段,加快推进33个项目建设。三是抓见效。以水利项目竣工达效为目的,开展竣工验收攻坚行动,完工见效或基本完工7个重大项目,力争竣工验收2项省重点工程以及面上30个项目。四是抓管理。以水利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安全为前提,开展全市“精品水利工程建设”和“面上水利建设项目质量抽检”等。 (三)以“幸福河湖提档年”为抓手,推进以“有风景、有笑声、有幸福”为标准的“大河湖”。聚焦全域幸福美丽,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依托总河长令高标准推进全域建设幸福河湖行动计划落实,使河湖治理成果转化为百姓可感可及的幸福感。一是高位推进。坚持幸福河湖当标杆,推动全域行动12项年度重点任务落实落细;全力推进黄岩、三门省级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二是借力推进。坚持河湖长制总牵引,发挥河湖长制机制和体系优势,多维度深化全域建设幸福河湖,重点开展县级河湖长履职效能提升行动。三是严管推进。坚持水域空间严管控,加强河湖库“清四乱”和涉河建设项目专项检查,确保河道行洪安全。 (四)以“农村供水提质年”为抓手,推进以“治水为民、节水利民、兴水惠民”为标准的“大民生”。聚焦全民共富共享,加快建立与农业产业发展能级相匹配的基础场景,尽早实现城乡同质化饮水。一是抓好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全面推进农村单村水站改造提升行动,确保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二是抓好农灌体系改造。开工建设里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三门东部灌区新建等工程;完成泵站机埠、堰坝水闸更新改造285座。三是抓好水资源管理。把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发展根本大计,有序实施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监管四大类项目。四是抓好水保水电发展。落实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新要求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115座1000千瓦以下的小水电完成“两不八有”创建。 (五)以“水利防灾提标年”为抓手,推进以“体系先进、基础稳固、先机可靠”为标准的“大防御”。聚焦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平安台州建设,认真落实提级对待、提级谋划、提级部署、提级应对“四个提级”要求,坚决守牢水旱灾害防御底线。一是坚持预防为先。新改建水文测站49个、山洪灾害声光电预警设备35套,升级改造山洪灾害重点村落关联站点遥测终端511个。二是坚持除险保安。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7座、病险山塘整治99座。三是坚持标准管理。开展临海、三门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先行区域和4座试点水库先行先试建设;抓好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不动产权登记、安全鉴定等工作。 (六)以“水利改革提能年”为抓手,推进以“工作突破、制度创新、数字赋能”为标准的“大改革”。聚焦科技创新塑造水利发展新优势,以数字孪生和水利改革竞跑快跑实现发展破局突围。一是深化数字孪生建设。构建全市数字孪生水利规划体系,市县两级完成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开展15项水利工程数字孪生建设。二是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加强政银企合作,密切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投放领域和要求,积极探索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三是深化“两山”转化路径。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扩面“节水贷”等绿色金融服务,持续优化涉水营商环境。 |